最专业的美发工作室,让您的美丽从头开始
6686体育官网如今,染发、烫发已经成为人们的流行时尚,男女老少都成了染、烫一族,随着染发、烫发的流行,随之而来的染、烫产品也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听信广告宣传,认为染烫发对身体健康没什么伤害。然而,医学专家警告:市场上销售的各类永久性染发剂均有可能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完全无害的染发产品。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多个品牌的“一洗黑”洗发水实际上就是添加但未标明加入了“对苯二胺”(可致癌)的染发剂,甚至还有“三致”(致癌、致突变、致畸)物质“间苯二胺”,经常使用对人体会有危害。中央电视台2006年曾报道了一位姓韩的中年女性可能因染发致癌死亡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染发剂是否真的有害, 致癌的几率有多大?!
依据染发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染发剂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永久性染发剂。永久性染发剂染发原料又可分为氧化染料、还原染料和仿天然黑素染料。氧化染料是合成染料中最早用于毛发染色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持久性染发剂原料。氧化型染发剂以其染色效果好、色调变化宽、维持时间长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最受欢迎的染发剂。在欧洲和美国约占市场分额的80%,但这类染料中的一些染料成分属于芳香胺类化合物, 易引起过敏性皮炎、皮肤刺激、贫血等疾患。所以染发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永久性染发过程中只有让毛发表皮破损,染料才进得去,从而达到着色的效果,所以对头发的伤害是难免的。虽然几乎所有的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使用的染发剂在常规使用条件下对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性可忽略, 但仍有些研究表明其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 本文简介如下: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染料成分如对位次酚二胺(PPD)、对位甲基二胺(PTD)或间苯二酚均有着中度或低度的急性毒性,但由染发剂引起的人类中毒事件却极少,有报道也是经口服而中毒。高剂量的PPD对人类和高级哺乳动物的主要影响机制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而导致急性呼吸困难。在大多数报道的中毒事件中PPD都是以固体形式摄入,从而有可能摄入高剂量而中毒。不过,现代的染发产品中所含的染料成分浓度均很低,因此基本上可以忽略由染发产品引起急性中毒的可能性。
关于染发剂特别是PPD引起的接触性变态反应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PPD是氧化型染发剂中最常见的一种成分,已经明确它和它的衍生物如PTD有引起接触性变态反应的潜能,因使用染发剂后出现接触性皮炎的报道较多,症状包括:头皮瘙痒、水肿6686体育官网、糜烂、低热、腹部肿大,甚至全身毛发脱落。染发后产生过敏性结膜炎甚至角膜上皮脱落的案例也时有报道。Santucci.B等还报道染发剂可引起白癜风。施金莲等对哈尔滨市192名理发从业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各种皮肤刺激和皮肤损伤症状者占85.4%。所以相应地我国要求在染发产品上须贴上标签,注明“含对苯二胺,可引起过敏反应,不能用于染睫毛和眉毛”。并建议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前做过敏试验,也提醒美发师在染发过程中戴上手套以防止皮肤接触。PPD和它的衍生物是职业性过敏(特别是美容师和美发师)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随着染发剂使用的越来越多,由PPD引起的接触性变态反应的发病率却保持不变甚至下降,这应归功于成功的管理措施即预防性标签,改善的职业安全措施如戴防护手套,在染发过程中减少与头皮的接触面积。提高消费者的危险意识等。
PPD和H2O2是黑色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PPD被H2O2氧化后形成黑色的醌类化合物,经聚合反应生成大分子聚醌,后者由于不易从发内渗出而达到持久染发的目的。研究发现氧化型染发剂中H2O2、PPD及两者的混合物均有遗传毒作用。其中PPD无直接遗传毒性,但经空气氧化后遗传毒性的危险性增大;H2O2是一种强氧化剂,有较强的直接遗传毒性并有剂量-反应关系(r=0.981,P0.01);两者混合后遗传毒性有所增加。对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PPD与H2O2及其两者混合物的致突变作用,国内外报道较多。早在1975年,Ames实验室就用细菌测试系统对美国市售的169种氧化型染发剂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中的150种具有致突变作用。付淑莉等用市售氧化型染发剂进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发现各剂量染发剂所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1999年熊习昆等对7种国产染发剂进行了小鼠染色体畸变实验,发现7种染发剂均导致出现较高的染色体畸变率,其中3种粉末状染发剂能显著增高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4种染发剂可使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显著上升。
有报道使用染发剂后因过敏导致脑电图异常、四肢抽搐、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心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神经精神症状。罗仁中等用染发剂对小鼠进行水迷宫等实验,发现染毒后小鼠的学习、记忆及活动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雄性小鼠在染毒初期的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6686体育官网,此后约2周内接近对照组水平,然后不断增高,最后超过对照组的水平。
一般认为,染发剂对人体的致癌作用、DNA损伤及致突变作用的强度,取决于接触染发剂的浓度、密度、时间长短和接触者本身免疫功能的强弱。从资料上看,九十年代之前的染发剂与肿瘤发生相关性较高,而近年来使用的染发剂与肿瘤发生无相关关系。
因接触染发剂而引起白血病的病例,国内外报道较多6686体育官网。但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流行病点差结果并不一致。在意大利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表明,使用染发剂,特别是使用黑色染发剂10年以上,与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有关(OR=5.3;95% CI=1.4~19.9)。在另一项队列研究中,发现长期使用黑色染发剂,能增加患何杰金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性,其RR分别为4.37(95%CI=1.30~15.2)和4.39(95%CI=1.1~18.3)。Zahm-SH等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认为使用染发剂者患非何杰金淋巴瘤、何杰金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性增加,其OR分别为1.5、1.7、1.8。然而,Grodstein F等通过队列研究,得出了使用长效染发剂与造血系统肿瘤无关的结论,RR=0.9(95%CI=0.7~1.2),且与首次使用年龄、使用年限、使用频率均无相关。
对染发剂与膀胱癌的关系,国外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互不一致。Scov等对丹麦的理发师膀胱癌的发生情况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却表明职业性接触染发剂与膀胱癌发病率有关。Ohno等对日本名古屋65例女性膀胱癌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吸烟者使用染发剂伴有较高的RR值,但经校正吸烟后则相关无显著性。Thun等的队列研究结果甚至显示染发剂使用者中泌尿系统肿瘤发生率下降的趋势RR=0.65(95%CI=0.49~0.87),其原因尚无法解释。
与染发剂致突变性的研究相比,有关染发剂对使用者子代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宋春华等模拟人的染发方式对受精大鼠背部进行染毒,然后测定胎鼠脐带血的PCE微核。试验结果表明,染发剂可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鼠体内,诱发胎鼠血细胞微核率增高,可比母鼠骨髓PCE高出1倍左右,并与阴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别。说明胎鼠对染发剂比母鼠更为敏感。熊习昆等将实际使用浓度的7种不同染发剂均匀涂抹于小鼠背部皮毛上,在小鼠整个生精细胞发生过程中每周染毒2次,持续23 d,结果发现,氧化型染发剂染毒的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P0.01)。人群调查方面,儿童恶性肿瘤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国外已有多次报道。美国某地1970~1979年间诊断为神经纤维肉瘤者181例,完成随访104个家庭,与母亲妊娠期使用染发剂有联系的OR值为3.00(单侧,P=0.002)。另有病例对照研究表明,15岁以下儿童肾胚胎细胞瘤(威尔姆斯瘤)与母亲妊娠期间使用染发剂有一定相关性,而星形细胞瘤与母亲妊娠期间使用染发剂则无相关性。
内分泌紊乱假说是现在争论的一个热点,环境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激素活性改变而引起内分泌紊乱。间苯二酚,氧化型染料中的一个重要成分,被疑为影响甲状腺而引起甲状腺肿,但这还只是一个假说,并没有充分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依据。
综上所述,对于染发剂的毒性,尤其是氧化型染发剂的致癌可能性应引起充分重视。近年来,我国染发剂的使用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卫生部监督司的资料,目前我国批准生产的染发剂以每年数十种的速度上升。为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染发剂的毒性,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包括染发剂的毒作用机制、染发剂对人体的健康效应、染发剂的代谢动力学,以及染发剂与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等。同时,寻找早期、敏感、相对特异的生物标志物,也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Copyright © 2012-2024 6686体育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5719号